那天, 乘著船, 用另個角度環視這城市, 這清淡的風景。

 

 

 

P2122524.jpg

P2122519.jpg

P2122518.jpg

P2122512.jpg

P2122509.jpg

P2122501.jpg

P2122477.jpg

P2122475.jpg

P2122452.jpg

P2122425.jpg

P2122421.jpg

P2122408.jpg

P2122390.jpg

P2122384.jpg  

 

 

 

 

Tim Hs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在都市中尋找一個安靜的角落。

 

 

未命名 -1.jpg

 

 

 

 

Tim Hs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 Apr 19 Tue 2011 20:16
  • 想走

    

偶爾, 會有想逃脫現狀的時候。   

 

 

PB281225.JPG_effected-001.jpg   

 

 

想來個生活的大洗牌, 逃脫現狀的束縛;

 

想到個全新的環境, 讓新鮮感鞭促著每一口的呼吸。

 

並非厭倦所有的一切, 而是想看著自己成長的影子;

 

並非不爭氣的離開, 而是想踏出下一步。

 

 知我心者少矣, 欲吐我心者寡也。

 

這摸不到、看不見的平台,

 

是傾吐的避風港, 還是最後的悲哀。

 

 

 

 

 

Tim Hs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是個難忘的一餐。

 

14.jpg

16.jpg

15.jpg 

44.jpg

 

46.jpg

 

45.jpg  

 

38.jpg

37.jpg  

34.jpg

33.jpg   

25.jpg  

19.jpg 

09.jpg 

05.jpg

 

 在七里濱下了站, 一如往常本能的朝著海的方向走, 穿梭在諸多低矮平房之中, 手頭上沒有地圖, 只知道方向, 或許是聞著海的味道而前進也說不定。

 

七里濱, 在江之島電鐵之中算是最熱鬧的一站, 原因不外乎聚集了衝浪客、各式各樣面海的餐館、潮流服飾小店等, 當然, 還有綿延的海岸線。

 

 *

 

天氣正好, 艷陽高掛, 大多是蔚藍的天空, 偶爾被風吹來幾躲雲, 散著, 聚著, 為空曠的藍色系風景增添一些變化。

 

肚子的飢餓提醒了現在是正午時分, 早晨在東京旅館吃的麵包終究被消化殆盡。想找間小館, 挑個靠窗的位置靜靜的看海, 無奈中意的店早已客滿為患, 或許下間餐館會更好。

 

一間、兩間、三間, 看著似懂非懂的菜單推斷餐盤上的菜色, 如果能多懂點日文多好, 至少身上觀光客的色彩能褪去許多。 

 

咖啡館、異國料理、崖上的高級餐館, 不是生意極佳就是提不起勇氣推開大門, 或許在異鄉的7-11簡單解決餐點是不錯的想法?

 

不, 別蠢了, 還是找間像樣的館子實際的多。

 

 *

 

從沿海省道走到平房後的小徑, 轉了一圈回到車站。嘗試往另個方向走, 意外發現一間能賞海、人不多、建於半樓高的餐館, 探險的心終究得到回報。

 

是間溫馨的小店, 會在日雜上看到的那種風格。實木地板、木質家具, 為空間增添了溫暖的色彩, 純白牆面貼滿著主人的攝影作品, 照片中小孩純真的笑容始終讓我無法忘懷。 

 

沒有英文相伴的菜單, 只能憑著直覺從五套套餐中挑選其一, 直到店員高喊著PASTA才知道自己點了份義大利麵餐。旅行中的不確定性就像沖洗底片般, 終究摻雜了一些期待感。

 

一杯現榨鳳梨果汁、一份稍苦的蔬菜沙拉、手工麵包搭配特製果醬, 以及海鮮義大利麵, 共值1580日圓, 正是我今日的午餐。

 

很想放慢腳步, 在台灣, 總是匆忙解決飲食, 在這, 總該細細咀嚼這自由的甜味。沒有人認識我, 沒有人想知道我從哪來, 之於他, 之於此, 我是個外來客, 默默的做我自己。

 

 *

 

旅行中, 習慣做筆記, 寫下自己每天的行程, 不是未發生的行程規劃, 而是已發生的任何細微末節。旅遊筆記就如同旅記的撰寫一樣, 促使我憶起當下。

 

翻開筆記本, 在餐後寫下了今天與昨天發生的任何瑣事, 或許哪天會將這些手稿放到網誌上也不一定。

 

 

對桌的情侶目不轉睛盯著我筆下的文字, 隔著3米的距離憑空猜測落下的正是何種語言。若被誤認為是自異鄉而來汲取靈感的作家, 也挺有趣。

 

事實證明, 最後一天在Narita Express上遇到的台灣遊客的確這樣認為, 只好連忙笑著說:「我僅是個旅人」, 以化解尷尬。

 

是頭戴鴨舌帽多了些神秘氣息, 或形單影隻獨自穿梭街頭讓人誤會, 不得而知。

 

若像Paul Theroux一樣, 是個旅人, 也是個作家, 兩種身分集於一身, 四處穿梭於世界各地, 是否也不錯?

 

 

江之島的午宴, 有著陽光相伴, 海風相隨, 在過了近兩個月後的現在, 確實還難以忘懷。

 

彷彿一閉上眼, 就能聞到鹹鹹的海味。

 

 

 

 

  

Tim Hs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 Mar 31 Thu 2011 21:58
  • B&W

 

Black & White

   

 

 

30.jpg

 

 

23.jpg

 

 

28.jpg

 

 

29.jpg

  

 

26.jpg

 

 

25.jpg

 

 

24.jpg

 

 

  31.jpg

 

 

 

 

Tim Hs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現在的東京, 還好嗎?

 

 

P2142876.JPG

P2142873.JPG   

P2142877.JPG

P2142870.JPG

P2142869.JPG

P2132808.JPG

P2132809.JPG

 

T1.jpg

 

今天的電視新聞上, 一名記者正報導著東京的生活改變, 其談到許多地區觀光人潮銳減, 旅館、商家索性捲起大門停止營業, 人們紛紛戴上口罩, 甚至排隊購買飲用水, 街道中瀰漫著一股詭譎、緊張的氣氛。

 

這與那段日子我所認識的東京, 有著截然不同的面貌。

 

 *

 

那天帶著傘出門, 天空中包裹著相當份量的雲層, 陽光透過縫隙散射而下。早晨在銀座站出了地鐵, 想看看日與夜不同的風貌。道路未封街, 身旁穿梭的僅有面無表情、快步行走的黑衣上班族, 穿著一派悠閒的我, 穿插其中如同闖入禁區般的格格不入。

 

一路步行至新橋, 行走已成為了旅行的一部分, 置身於橋下的新橋站, 是我在災後新聞中一眼認出的畫面之一。一度迷失於站內, 索性完善指標最終指引我找到了路, 買了張百合海鷗號一日券, 想到台場走走看看。 

 

 *

 

乘著車拐個彎來到了汐留, 是都市重劃後的商業區, 上下車的猶是穿著套裝的典型上班族。新式大廈林立, 試想在此工作就算再忙, 看著窗外海景心情是否會好些。

 

在竹芝站下了車, 據說是觀賞彩虹大橋一個視野極佳的點。前日的降雪堆積在岸邊, 海風吹拂依舊尚未融化, 成群海鷗依偎聚集, 似乎正一同抵抗著寒意。

 

一如往常的是優閒的氣氛, 挑個靠邊的長凳坐了下來, 眺望著眼前的海、風、天與橋。

 

海很平靜, 風卻寒凍, 陽光從被風吹散的間隙露了臉, 時而晴朗時而灰暗, 一度認為帶了多餘的傘, 但夜間的降雪讓我不得不服晨間的天氣預報。

 

走在海濱公園的沙灘, 人影鮮少, 遠見一對情侶牽手漫步, 此時的藍天、陽光, 讓我不得不羨慕居住在東京的人們, 有著這樣的生活環境。

 

 

午間在AQUA CITY挑選了間能看海的餐廳饗用, 讓我感到超值的不是bafé, 也不是有著明星臉孔的女服務生, 而是眼前一片海景。

 

身旁是一桌年輕男女啜飲著一杯杯紅酒, 開心暢談, bafé的用餐環境讓我免去點餐的困擾, 能一個人靜靜的享受。

 

在日本, 縱使地點不同, 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還是人們臉上不禁意露出的幸福笑容。

 

 *

 

是我處在旅行的狀態, 故感到放鬆, 亦或是旅行與生活, 是截然兩不同的事, 不得而知。

 

那是2011年2月份在台場的一個上午, 也是存在我腦海中的典型回憶, 與現在氣氛不同的典型回憶。

 

一切還好嗎? 我相信會很好。相信很快, 就會恢復。

 

 

 

 

Tim Hs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PM12:46分, 需要一點自由、新鮮的空氣。

 

 

未命名 -1.jpg 

 02.jpg

07.jpg 

 

 

05.jpg

04.jpg

03.jpg

 

 01.jpg

00.jpg

 

 

 

 

Tim Hs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想書寫關於此刻的心情。

 

 

 P2132778.JPG

P2132769.JPG

P2132768.JPG   

 

二月份去了東京一趟, 一個人待了一個多禮拜, 徹底的享受一個人的自在, 大口呼吸著新鮮又自由的空氣, 深深愛上了那在東北的國家, 對於環境、民族性, 所及一切都深深的愛上。

 

出發之前, 對於日本這個國家並沒有特別強烈的感受, 返國之後, 卻迷戀上那種特有的氛圍, 之於台灣, 有點相似卻又不同的國度。

 

並非跟著起鬨跟著流行, 但叫我老來開竅的哈日迷倒也不為過。

 

 

猶記得在返國的航班JL811上, 在夜空中望著機窗外漸行漸遠的橘色小三角─東京鐵塔, 眼睜睜盯著直到被雲層擋住視線消失為止, 心裡對自己不斷喊話, 不久後我會再回來。

 

但現在, 過了3/11之後的現在, 那些對自己的喊話、存在腦海中的記憶, 早已隨無情海嘯的侵蝕, 彷彿成了另一次元發生的事了 。

 

那些日子在日本有了很多回憶、拍了許多照片, 的確, 一切都很美好。但如今看來, 那些照片與現在的情勢有如天差地別。

 

總會想著, 這是同一個國家嗎?

 

 

有人說「幸好你回來了」, 或說「至少你先去了」, 若有可能, 寧願沒去也不願發生這種事。但這不是身為人類的我可以左右的事。

 

看著新聞播送著無情災難, 除了鼻酸還是鼻酸。

 

台灣經歷了921, 日本正處於311, 失去親人的痛, 台灣人懂, 世界也懂, 面對無法抵抗的天災, 人能做的除了防範, 就剩祈禱。

 

找尋失聯的親人、重返遭滅村的家園, 未來在哪, 方向往哪, 未來重建之路必經重重關卡, 從巨大的傷痛中走出來, 確實不易。

 

在這次教訓後人能學到什麼, 或許是個重點。學到珍惜、學到防範、學到同情、學到援助, 學到如何在巨大悲愴中, 得到沙粒般渺小的欣慰。

 

 *

 

 

 

 

 

 

部落格是個書寫、分享的平台, 藉由文字, 細說此刻的心情。

 

 

 

 

Tim Hs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